PC6下载站

分类分类

中国EVD仍要支付专利费 挑战DVD悬念重重

关注+2004-10-08作者:蓝点

>

  即使是EVD,中国的厂商仍然要付出每台2美元的专利费,这还不包括它兼容了DVD之后的DVD专利费

  对于中国标准能否被世界所认同,信息产业部对此显得很乐观。EVD一旦成为国家标准,他们要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采用中国的标准

  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EVD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与产业联盟发布会上,上广电、新科、夏新等9家国内家电企业正式发布了新一代高清晰度、高保真影碟机EVD。这项被称为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EVD技术,使得国人一片欢呼,中国的家电企业不用再为无条件向国外DVD专利所有者缴纳专利费而忍气吞声。

  诚然,这是中国在影碟机方面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标准,但是,这项“中国标准”在业内仍然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在中国这样庞大的DVD制造基地,EVD真的具有“革DVD的命”的技术革新优势吗?

  中国企业采用EVD标准之后,难道就真的不用再缴纳专利费了吗?

  在国外掌控DVD标准的情况下,EVD如何保证世界片源巨头们愿意生产EVD光碟?

  如果没有足够的片源,EVD能走多远呢?

中国标准?

  1999年,在原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的组织下,国内影碟机产业的骨干企业联合成立了中国数字光盘联合体这一产业联盟,联合起来进行核心和共性技术的开发,北京阜国数字有限公司是主导力量。历经4年,终于越过了技术体系开发、核心芯片研制生产、整机产业化规模生产等多道难关,开始大批量投放市场。

  但据道琼斯报道,新一代标准EVD全称是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由北京阜国开发,采用美国公司On2Technologies(ONT)特许的VP5和VP6视频压缩技术,北京阜国成为On2技术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独家转售商。

  根据美国On2和北京阜国的协议,On2将因特许其使用VP5和VP6代码获得100万美元,每生产一台EVD播放机还将获得2美元。不过,这比国内公司目前每生产一台DVD播放机至少需要支付13.8美元的专利费比起来,似乎要便宜不少。

  On2的首席执行长道格拉斯·麦金太尔表示,预计On2今年500万美元的收入中将会有10%-20%来自与北京阜国的交易,这项交易所产生的收入可能占据On22004年收入的一半之多,如果北京阜国能够达到生产目标,On2明年的收入可能将上升至1500万美元。

  同时,北京阜国表示﹐明年EVD播放机的产量至少可达到80万台,2005年将在此水平之上增长一倍。

  这样看来,即便是中国标准,EVD的标准中也或多或少集成了国外的专利技术,专利费仍然是一分钱都逃不掉,只不过是多少问题。

技术彻底革新?

  EVD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EVD产业联盟的介绍,EVD容量比DVD大,采用最新编码技术,画面清晰度比DVD高5倍。它未来可集播放高清晰度数字节目的播放机、高保真和有环绕声效果的音响、容量非常大的卡拉ok录像机、游戏机、机顶盒、可视电话、上网功能以及可满足一般家庭需要的计算机为一体。

  但是,业内人士认为,EVD虽然从介绍上看功能强大,但是这一功能的完善是个漫长的过程。EVD在目前阶段还只不过是DVD的升级换代产品,播放EVD碟片更清晰可能是它现在的最大优势,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的DVD通过技术改良以及显示设备的改善也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EVD主导厂商之一的上广电销售中心经理龚宽也曾表示,EVD的量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今年年底,产品只能播放EVD,价格在2500元左右,主要适用于发烧友以及机关单位;第二阶段在明年上半年,民用EVD兼容DVD、VCD和CD,解决片源问题。

  一旦EVD开始兼容DVD、VCD等功能,那么DVD的6C、3C、1C等各项专利费仍然是各厂商怎么甩都甩不掉的。而兼容DVD、VCD又是EVD更快地占领市场的必由之路,在EVD普及初期,EVD的片源是关键,而在片源可能不足的情况下,EVD不得不先兼容DVD等功能来拉拢用户。那这样的话,用户为什么要花2500块去买EVD机来看DVD,而不干脆买个几百块钱的DVD机呢?业内人士认为,EVD势必要在夹缝中普及。

市场能打多大?

  EVD如果想真正意义上地普及走远,它的市场存活环境很关键。

  中国目前是真正的DVD世界加工厂,去年,100余家国内DVD厂商共生产了约3000万台DVD播放机,全球70%以上的DVD是由中国制造的。而且,DVD市场现在仍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在DVD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时,要中国的家电企业转而生产前途未卜的EVD,厂家所要承受的风险的确不小。

  当然,如果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上,抵制巨额专利,开发核心技术,生产自主产品,这是中国企业的梦想,也是他们推卸不掉的责任。但是,即使是EVD,中国的厂商仍然要付出每台2美元的专利费,这还不包括它兼容了DVD之后的DVD专利费。EVD能否被市场所接受,这也还是个未知数,因此,这也造成了众多厂商迟迟不敢下狠心做EVD的现状。

  另外,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尚无成批量的EVD碟片,先不说美国梦工厂、华纳之类的愿不愿意采取EVD格式来灌制唱片和影片,单在国内都很难找厂家来生产EVD盘片,国内现有几百条光盘生产线,生产DVD、VCD和CD都是稳赚不赔的,到底会有多少企业愿意来生产EVD盘片呢?

  不过,据上广电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上广电集团已生产出数万件用于EVD的集成电路和数千套EVD产品,EVD盘片的制作也已开始启动,并获“好莱坞”授权制作高清晰度盘片。

  2003年10月,国内外电影公司也已开始向EVD产业联盟提供总计1400余部电影的授权。这样看来,EVD的片源市场启动还算顺利。

  再者,EVD推崇的是画面更加清晰,但是能清晰到什么程度呢?中国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彩电分辨率都在DVD之下,也就是说无论EVD的分辨率多高,画面的清晰度也得不到体现,而如果家庭将传统彩电换成高清晰度电视,需要近万元的支出,再加上EVD第一代产品的价格在2500元左右,几乎是目前DVD价格的好几倍,这样的成本代价,普通家庭仅仅为了高清晰度会愿意付出吗?

能否被世界接受?

  正当中国在欢欢喜喜庆祝中国标准的EVD诞生时,国外的家电和专利巨头们会怎么看待EVD呢?

  在目前DVD的统治时代,制定DVD标准的,是Sony、Thomson、Philips、Panasonic等一帮大佬,哪个不能呼风唤雨,联合起来足以封杀EVD。如果再从软件上说,华纳、迪士尼、SONY等,哪个又不是和那帮大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Sony更是具有硬件软件双重身份,他们愿意放弃自己的DVD而承认中国的EVD吗?

  世界大佬们不承认不要紧,中国自有自己的应付招式。对于中国标准能否被世界所认同,信息产业部对此显得很乐观。EVD一旦成为国家标准,他们要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采用中国的标准。而中国的市场如此庞大,没有哪个国外企业会舍得放弃。

  目前EVD成为国家标准的所有工作步骤都已准备得差不多了,信产部有关人士也表示,中国已把EVD作为国际标准的提案正式提交,虽然EVD能不能成为国际标准很难说,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新的光盘系统国际标准还没有制定之前,中国已经先行开口说话,扭转了以前的被动局面。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王婷婷

展开全部

相关文章

更多+相同厂商

热门推荐

  • 最新排行
  • 最热排行
  • 评分最高
排行榜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说两句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