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6下载站

分类分类

摩拜和ofo合并了吗 摩拜和ofo合并后经营模式

关注+2017-09-26作者:球球

  58赶集、点评美团、携程去哪儿、滴滴优步的合并让人不禁联想到摩拜和ofo或许也要合并了,在共享单车的“风口”里,ofo与摩拜的“最后结局”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

  试想,ofo和摩拜会不会步58赶集、美团点评等的后尘,最终化敌为友呢?

  正方:合并皆大欢喜

  论据1:过往类似案例都以合并告终。

  从跑马圈地到资本补贴,在ofo和摩拜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当年专车大战的翻版。

  根据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逻辑,先是竞争双方在资本的推动下抢占市场,之后打得难分胜负,最后经历谈判,走向合并。

  论据2:出于对最终盈利的考虑。

  共享单车赛道的小玩家已相继退出,政府的监管政策已经出台。最终,盈利将成为两家最核心的问题。

  高额成本,高额维修费用,是两家公司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近一年时间里,因双方不断扩张和大小玩家相继入场,ofo与摩拜的竞争从免费骑车、免押金、红包大战到推新车,再到纷纷砸钱出海。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也削弱了两家公司的议价能力,这成为双方最大的盈利障碍。

  一年时间内,朱啸虎的态度从“90天结束战斗”到“不排除合并”再到最终改口“合并才有出路”, 显示了投资方对项目盈利的期待。

  论据3:双方优势互补。

  共享单车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骑行服务,对使用者而言,单车是黄色还是橙色不重要,影响他们选择的核心因素有两点:是否好骑,周围是否有车。

  产品体验和车辆投放密度一直是摩拜和ofo的优势差异点。今年6月ofo完成新一轮融资后,戴威曾说,年底要把单车的投放量提升到2000万辆。但摩拜关注的则是如何在车的设计上推陈出新,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

  之前有人测算,ofo的造车成本在200元左右,而摩拜单车的造价超千元。“不生产自行车,只连接自行车”的ofo采用平台模式,联合飞鸽、凤凰、永久等专业供应链企业,采购生产。而摩拜的重资产模式,一开始的定位就在于“智能单车”。

  不同的定位,致使双方的优劣势都很突出。

  从趋势来看,摩拜与ofo的发展模式有着互相融合的趋势,未来必定会在重与轻之间找到平衡点。

  不管是从规模、产品体验或控制成本上来讲,合并能将竞争优势最大化。

  结论:对ofo与摩拜而言,持续的烧钱大战在不断加重投资者的负担,趋紧的政策减少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够抢夺的市场越来越有限,盈利依然显得遥不可及。

  而合并这一选择,双方能各取所长,离盈利更近。

  反方:思路不同,难以合并

  论据1:双方发展侧重点不同,难以合二为一。

  作为摩拜的投资人,熊猫资本毛圣博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摩拜与ofo分别属于产品型公司和运营型公司。即使合并了也不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所以没有合并需求。

  而此前胡炜炜否认合并的原因是,共享单车连接的是人与车,非常考验投放密度、运营效率,双方在运营效率和生命周期方面都不同步,合并不能提高效率,因此是无意义的。她还将两家公司比作iOS和Android,以说明没有合并可能。

  从商业定位的角度来看,有人曾将ofo比做快车,将摩拜比作专车。ofo的目的是占据更多市场,而摩拜是做产品。ofo的逻辑是保证低成本、大规模的投放。ofo前期没有智能锁,也没有GPS定位,而智能锁却一直是摩拜单车的核心。

  论据2:马云“不会让这种错误再次发生”。

  从双方的投资名单来看,摩拜身后是腾讯,ofo背后站着蚂蚁金服。据王兴转述,马云认为滴滴与快的的合并对阿里来说是个失败的案例,他“不会让这种错误再次发生”。

  毛圣博此前接受采访称,在他的猜想中,双方未来的结局更有可能是滴滴与摩拜PK。

  结论:目前来看,双方均未达到高度的同质化竞争阶段,同领域也没有其它竞争对手步步逼抢。双方合并意愿并不强烈。

  合并会是终局吗?

  创始人把公司当孩子养,投资人把项目当猪肉卖。滴滴快的合并成功了,ofo和摩拜也能如朱啸虎所愿,很快合并了事吗?我看未必!

  第一,创始人合并愿望不强烈。说到底,公司还是创始人的。

  当初滴滴和快的合并,不仅仅是投资人意思,两个公司高管团队也有意愿。而ofo和摩拜创始人的公开表态中,并没有表露强烈的合并愿望。

  此前戴威接受采访时,把ofo比作Android,把摩拜比作iOS————你能想象iOS和Android合并吗?

  而谈到共享单车是否会出现像网约车领域那样的行业并购潮时,胡玮炜直言:

  网约车平台更多的是一个连接司机和乘客的平台,属于轻资产。但摩拜单车连接的是机器和人,摩拜公司有非常重的资产,整个运营中需要考验密度和运营效率。摩拜必须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考虑并购。

  两个创始人的此番表态,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共享单车项目对于朱啸虎来说,是N分之一,但是对于戴威和胡玮炜来说,就是唯一,亲孩子拱手让人,伤心也伤身。

  此外,双方投资人中,对于合并热络的也不多,比如摩拜的投资人就公开表示不看好合并。

  第二,投资人求合并是为了消除竞争,最多最快的投资回报,而创始人求合并是为了1+1>2,目前来看,合并的增量价值并不突出。

  正如胡玮炜所言,目前摩拜和ofo合并,无法产生滴滴、快的那般的增量价值。

  滴滴、快的是轻资产模式,司机来源于第三方,不但要通过补贴争夺用户,还要通过补贴来抢夺司机。一旦补贴停止,用户和司机都要跑到竞争对手那里。而共享单车是重资产模式,单车属于公司自有,竞争激烈程度不如滴滴快的那般。

  其次,摩拜和ofo完全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合并很难产生协同效应,产生1+1>2的增量价值。

  第三,ofo摩拜合并,滴滴未必愿意。

  作为大股东,滴滴投资ofo并非完全基于财物投资,而是扩张业务边界,补齐大出行领域的布局。

  当初朱啸虎说服滴滴程维投资ofo时就说过,“ofo再不济也能卖给滴滴”。从ofo对于滴滴的战略价值来看,滴滴很难会放手让ofo和摩拜合并。

  不过,为啥朱啸虎的态度从“卖给滴滴”变成了“摩拜ofo合并”呢?

  摩拜和ofo合并,一是能彻底消除竞争,二是合并之后,阿里、腾讯这两大金主估计都会抬价,抢夺合并公司的话语权。如此一来,合并后的公司估值才能实现最大化,朱啸虎等早期投资人的股份,也能卖个好价钱。

  第四, 政策障碍。

  由于两者占绝了95%的市场份额,一旦合并,就有垄断嫌疑,可能会引来主管部门的反垄断调查。

  说实话,作为一个共享单车的深度用户,我也不希望合并,免费骑车和抢红包的好日子可能一去不返——滴滴快的优步三者一合并,优惠券就少了不少吧?

  所以,朱啸虎的小算盘打得很精明,但短期内,ofo和摩拜合并,也没多大可能,朱啸虎美梦难成真。

展开全部

相关文章

更多+相同厂商

热门推荐

  • 最新排行
  • 最热排行
  • 评分最高
排行榜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说两句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取消